※秋慧,毕业于西南财经大学,曾在上海从事金融工作近十年,而立之年毅然选择回成都做一名大学教师,现为四川大学锦城学院保险系主任。对教育持有理想主义信念,热爱教学,喜欢与年轻人碰撞交融。典型的复杂偏好者,乐于思考教育、哲学、经济学、文学、电影、艺术以及一切与多姿多彩的美好生活相关的问题。
一、2020庚子之春,疫情网课期间的再读再思再用
我在而立之年改行成为一名高校教师,一直在自行摸索教育之法。在执教的第五个年头,得遇这本《教育的目的》,醍醐灌顶,相见恨晚。三年后的庚子之春,我和全中国以及全世界人民一起在家躲避病疫,也和全世界高校教师一起给学生们上网课。重读这本书时,我再次体会到其字里行间包含的深邃智慧。
“不管你想怎样影响学生未来的精神世界,必须现在就去展示它。”网课期间,我的00后学生们产生了很多新的疑问,我就翻出书中警句从容应对,亲身践行了这句真理。
当他们说“不想回学校了,就这样上网课也行”时,我引用书中奥多中学校长桑德森的话提醒他们:“学生是通过接触来学习的。”
当有学生苦恼“每天刷手机,但深入思考却越来越少”时,我引用书中的告诫:“没有一些基础的知识,你不可能变得聪明;你轻而易举地获取了知识,但未必习得了智慧……智慧是掌握知识的方法,它涉及知识的处理,确定有关问题时所需知识的选择,以及运用知识使我们的经验更有价值。”
当学生问我为什么认为某位网红经济学家在夸夸其谈时,我告诉他:“一位大学教授的主要目的,应该是展现他的真实个性——以一个正在思考并积极利用他所拥有的一小部分知识的无知者的身份出现。”
当实习中的毕业生质疑书本知识在工作中根本用不到时,我又脱口而出书中那句——“一所大学在为脑力劳动的职业做前期准备工作时应该起到这样的作用——应该促进对构成这种职业基础的各种一般原理进行充满想象力的思考。”
看吧,这就是经典超越时代的生命力!
疫情闭关期间,心情沉重无以抒怀,对网上各种现象、时代各种问题的思考,最终都会深入到“教育”这个根本源头上去。我再次意识到中国的教育从理念到细节一直顽疾未去:人文精神日渐匮乏,理性与科学思维远未普及。“在现代生活的条件下,规律是绝对的,凡是不注重智力训练的民族是注定要灭亡的。”
人类社会智力观的任何根本性的重要变革,必然伴随着一场教育的革命。中国的改革开放不仅仅在经济、政治领域尚未成功,在教育领域更是任重道远。
试问,当年怀特海对英国教育前景的担忧,又何尝不适用于眼下的中国?!
二、教育价值观:从“美”和“人”出发
怀特海的教育理论扎根于他的世界观:“道德和美学意义上的美,是生存的目的;善良、爱和艺术上的满足是实现它们的形式;逻辑和科学揭示相关的模式,也可以避免不相关的事物。”“美就是生存的终极目的。”我被这句话惊得心跳加速,正如当年被康德那句“人就是目的”深深震撼。只觉它比中国先贤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更人性更个性从而更具超越性。
如果说“教育的本质在于它那虔诚的宗教性”,那么我宁愿选择“美”本身作为这宗教的信仰来源——“美”本身带来了责任感和敬畏感。怀特海这样写道:“责任感来自于我们对事件发生过程的潜在掌控能力。当习得的知识可以改变结果的时候,无知就成了罪过。而敬畏的基础在于这样的一种感觉:现在包含着全部的存在,向前——一切的过去,抑或,向后——一切的未来,直到永远——直到永恒。”
从“美”和“人”出发,怀特海很自然地抵达了教育的主题:“教育只有一个主题,那就是多姿多彩的生活。”生活是多姿多彩的,所以教育是有用的,因为理解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是有用的。我们痛恨“填鸭式灌输的教育、呆滞的思想”(那些仅仅被大脑所接收却没有经过实践或验证,或与其他东西进行融会贯通的知识)的原因不是畏惧记忆或训练的艰苦,而是因为其巨大的危害——“最大的悲哀莫过于最美好的东西遭到了侵蚀。”
三、知识的目的是什么?
教育的价值观决定了学习知识的目的。那么知识的目的是什么?知识本身就是目的吗?“读书破万卷”、“出口成章”、“满腹经纶”又是为了什么呢?怀特海认为:学习“知识”是为了获得对“风格”的鉴赏能力,而风格能够形成并约束你的“力量”。这力量让你实现对价值的认可和对重要性的认知,而这力量最深刻的表现就是“美感”——对于所实现的完美境地的审美感。
所以,怀特海不赞同“知识就是力量”。“知识的贫乏的确不幸,但是无关紧要。知识的重要性在于它的运用,在于我们对它的能动的掌握——也就是说,在于智慧。这似乎是一种惯例,在谈及知识的时候,把它和智慧割裂开来,似乎知识给予它的拥有者一种特殊的高贵。我不赞成这样尊重知识。一切取决于谁拥有知识以及他用知识做什么。给个性添加价值的是这样的一种知识,它经过处理,可以改进直接经验的各个方面。”真是摧枯拉朽的洞见!即便你是一个读书万卷、满腹经纶、见多识广的人,也未必可资炫耀。如果你不能运用你的知识使自己的生活获得价值、意义、趣味和美感,那么其实你“在上帝的世界里是最无用且最无趣的”,因为那些知识都只会成为让你远离智慧的负担和枷锁而已。
那么,我们还需要艰苦的基础教育吗?还需要灌输和记忆吗?当然需要。怀特海并不是一个浅薄的快乐教育主义者。在接下来一章中,他亮出了一个数学家和逻辑学家的思维利刃,详细解剖了“教育的节奏”难题——教育作为一种复杂过程的科学性和操作性。
四、美妙的三段论
“教育的节奏”是指根据智力发展的周期,应该在学生心智发展的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课程和不同的学习方式。怀特海借用黑格尔“正—反—合”的辩证法,将教育的节奏分为“浪漫—精确—综合运用”三个阶段。1-17岁是浪漫阶段,其中1-7岁是婴儿阶段的自然状态浪漫时期;8-11岁是青春期阶段的黄金浪漫时期;12-15岁是对语言的精确学习阶段,同时也是对科学的浪漫感受阶段;15岁是对语言的综合运用阶段,同时也是对科学的精确学习阶段;16-17岁是文、理分科的个体化学习阶段;18岁之后是大学的综合运用阶段。而更重要的是,它们并非绝对的划分,而是一个持续、重复、漩涡般的周期循环。“智力发展的过程显示出一种节奏性……而且这种节奏性显示出对大部分学生都有效的可确信的一般规律,我们的教育质量必须要适应学生智力发展节奏的相应阶段。”
多么美妙的三段论啊!它带来的理性需求上的强烈满足感让我足足兴奋了好几个月,正如当年学习经济学时发现再复杂的经济现象也可以用“供给”和“需求”工具进行分析一样让我惊叹不已。“科学”的魅力莫过于此。孔子有“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的描述,但那只能代表个体心理发展过程,而非群体智力发展的一般规律。孔子亦有“因材施教”的理念,但那多限于模糊的个性判断,却无法在现代人网状发展的精神生活中发现可依循的清晰规律。怀特海的科学性剖析,让我第一次获得了对“教育”俯瞰式的透视感,也第一次领略到伟大哲学家、数学家思想的深邃、力量和美。
五、教育者的“此时此刻”:巧妙的兴趣激发
接下来的第三章到第七章,怀特海的论述涉及到教育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冲突与悖论:自由与训练、知识与智慧、技术与艺术、科学与文学、文科与理科、大学与社会,等等。细细读之,只觉“教育”犹如天罗地网,牵一发而动全身;又如挑担走钢丝,左右掣肘,难以两全。作为一线教师,深感责任重大,却不知如何抓拿。怀特海指出,教学的艺术和学习动力来自“兴趣”。不要只看到成大器者悬梁刺股死记硬背的表象,而要看到这勤学苦练的动力其实是来自教育者“此时此刻”巧妙的兴趣激发。“不管学生对你的课程有什么样的兴趣,这种兴趣必须在此时此刻被激发;不管你要加强学生的何种能力,这种能力必须在此时此刻得到练习;不管你想怎样影响学生未来的精神世界,必须现在就去展示它——这是教育的金科玉律,也是很难去遵循的一条规律。”
那么此刻如何激发学习的兴趣呢?“对一般概念的理解,思考的习惯,思考的乐趣,不是任何形式的文字所能激发的”,不能让知识僵化,而要让它生动活泼起来,要引导孩子们的思维,“让他们觉得是在真正地进行学习,而不只是在表演智力的小步舞蹈。”如何生动活泼又不偏离学习的目标?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才需要教师耐心又耐心地掌握教育的细节。也只有从这个意义上看,教育才能被视为一种充满魅力又很难掌握的艺术,才值得那些有天赋有才华的人终生探究。
最后,想感谢本书的译者王立中先生给我发表评论的宝贵机会。您点我于新浪微博之汪洋,实乃奇遇。而我能够为普及这本教育经典的思想尽微薄之力,幸甚至哉!
2020年4月1日于成都